印染企业在净化污水时会产生大量污泥,主要由纤维、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构成。以前对印染污泥主要采用填埋方式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易造成二次污染。近年,一种将干化印染污泥与煤炭、固废成型燃料等掺烧进行热电联产的技术逐渐发展普及,该技术对印染污泥进行了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占地等问题,明显降低了处置流程碳排。
吕洪炳、陈吕军等所著《面向“双碳”战略的印染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评价研究》一文,旨在解决污泥低煤炭掺烧面临的经济收益和减碳绩效平衡问题。

吕洪炳等所著论文,近期发表于环境科学研究杂志
研究依托华东某印染园区2500t/d污泥焚烧项目展开,该项目采用流化床锅炉,污泥使用量不低于燃料质量的80%,为节约燃煤用量最低入炉燃料热值设计为7100kJ/kg。印染行业淡季污泥产量减少时采用固废成型燃料掺烧稳定燃烧负荷,掺烧固废成型燃料可以进一步代替煤炭,提升项目整体减碳效应。

案例工程污泥干化焚烧工艺流程(转载自原论文)
研究基于以上工程项目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能量流-碳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NSGA-II算法分析了工程工艺物质与能量平衡、经济收益与碳排放量等重要指标。


热电比、污泥含水率对工艺经济性与碳排的影响曲线(转载自原论文)
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① 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减污降碳效应,是行业深化碳污协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② 印染污泥焚烧经济效益和碳排放水平均与热电比呈正相关,当热电比从50%提高到100%时,经济效益可提高22%,但碳排放增长。③ 入炉污泥含水率对项目经济性有重要影响,入炉污泥含水率从45%提高至55%时,供热量增加28.1%,供电量增加18.1%,有利于提高项目经济性,但碳排放增长。宜尽量减少污泥入炉前的干化能耗,不应单纯追求入炉污泥的低含水率。④ 掺加固废成型燃料是应对淡季泥少的可行策略,有利于提高淡季的经济性,但应将固废成型燃料掺加比例控制在入炉原煤量的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