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养高素质生态环境人才,2024年3月31日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环境领军班2024年第二次课程在北京开课。
31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陈 健副教授,以及蒙古国农业大学特格图巴雅尔院士为学员们授课。陈健教授结合丰富案例与精准数据分析,引领学员们深刻剖析环保视角下“一带一路”投资所蕴含的宝贵机遇与潜在挑战。蒙古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蒙古国面临的重要议题。特格图巴雅尔院士为学员们展示了蒙古国生态环境的全貌并深入剖析了蒙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保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 副教授 陈健
蒙古国农业大学院士 特格图巴雅尔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海外投资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交流与学习,本次课程特别邀请了四位在跨境投资领域经验丰富的同学。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还与其他学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共同探讨了跨境投资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一环节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行业洞察。

杭州上拓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华

新宇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姚东参

湖南赢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俊安

山东明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张瑜
知识点回顾总结
环保视角下“一带一路”投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一、工业化仍被视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理论上,制造业在技术进步、产业关联性、可贸易性方面相较于其他产业有绝对优势(Szirmai,2012);吸收低技能劳动力的能力较强,降低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要扭转对初级产品出口依赖的国际贸易不利地位,工业化发展似乎也无法避免(Prebisch,1959)。
实践上,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成功的典型发展中经济体主要都是工业化驱动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的反应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工业化的重要性。2008年发后,反思“重服务轻制造”的发展思路,并掀起了一股“再工业化”的浪潮。
1.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通过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实现工业化的窗口期正在关闭。
2.绿色转型使发展中国家正在失去高污染、高能耗的低成本工业化机会。
3.逆全球化的浪潮使得试图利用传统“全球化红利”实现工业化将变得困难重重。
4.当前国际局势加速动荡,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因素将在经济合作中越来越重要,而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只能扮演更被动的角色。
1.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近九成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
2.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发展经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
3.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弥补全球“治理赤字”,平等的话语权、平等地发展机会、平等地分享发展成果的机会。
4.注重政府的作用。有效政府是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World Bank,2008);政策沟通、政府间合作。
5.“系统性开放的发展合作”而“非单方面的发展援助”。前者是指发展合作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可选择的。后者是指各取所取,平等合作,不附加不符合相关国家发展实际的制度性条款。
1.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农业技术帮扶与合作。
2.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在内的能源基础设施也可以为相关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支持;显著降低国内和国际贸易成本。
3.促进资本形成。对外直接投资、资金融通。
4.促进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效率;政策沟通促进贸易开放和消除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5.促进非农就业和城乡转型。
6.技术和知识水平提升。OFDI技术和知识溢出;科技合作;教育合作。
绿色“一带一路”
一、绿色“一带一路”内涵
绿色“一带一路”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坚实纽带
绿色“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构成
绿色“一带一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绿色“一带一路”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绿色“一带一路”是维护中国大国形象的有力武器
1.“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可以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2.“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态政策效应呈倒U型趋势,促进相关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效应先逐渐增强,2016年达到最大值,2017年后逐渐减弱。
3.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受益程度不如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
4.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水平,显著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绿色可发展。
“一带一路”投资机遇与挑战
一、“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评价必要性
1.政策层面: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推动构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总抓手。
2.实践层面:“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走深走实。
3.“一带一路”投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4.目前的投资安全保障措施尚难满足“一带一路”投资的安全需求。
1.从动态看,中国对外投资目的国的地域分布正逐渐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集中。
2.从投资行业分布看,“一带一路”大型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金融行业。
三、14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风险指数得分与排序

四、投资资风险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的共建国家及其分项风险排名

五、国家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

蒙古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蒙古的环境问题
1.森林砍伐
2.气候变化
3.缺水问题
4.生物多样性丧失
5.荒漠化、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
农业土壤退化
●由于土地退化,70万公顷的土地不再使用。
●据估计,在过去30年中,仅风蚀一项,每公顷耕地就流失了35-50吨土壤。
●46.5%的耕地退化:12.9%为严重退化,28.2%为中度退化,58.9%为轻度退化。
政府政策
1.2021年,蒙古大呼拉尔通过第106号决议批准了 “新复兴政策”,并确定了 “绿色发展复兴”的目标。
2.蒙古政府2020-2024年行动纲领中的 “绿色发展复兴”已被纳入蒙古的长期发展政策 “愿景-2050”,以支持蒙古的经济发展并解决环境问题。
3.为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蒙古于1996年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随后,蒙古于 2005年启动了“绿色长城”国家计划,2010年批准并实施了“防治荒漠化国家计划”,2012年又批准并实施了“水土保持和防治荒漠化国家计划”。
4.2021年9月22日,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期间,蒙古总统宣布了到2030年种植和培育数十亿棵树木的承诺。这一举措不仅旨在增加森林储量、缓解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还旨在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促进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活动。为推进这些目标,蒙古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努力,包括采取措施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环保行业的跨境投资、蒙古国生态环境等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洞察。这次学习不仅为大家带来了宝贵的知识,更搭建了一个共享、共赢的交流平台,让学员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期待下次再聚生态环境领军班,与同学们共筑环保梦想,共创中国环保第一生态圈!